荀子的成语

共 209 个成语

荀子的成语有【兵不血刃】【君射臣决】【坐言起行】【多文强记】【兰芷渐滫】【穷阎漏屋】【一倡三叹】【口耳之学】【民生国计】【终始若一】【子夏悬鹑】【欺世盗名】【刑措不用】【以一知万】【上下一心】【杨朱泣歧】【兼权熟计】【赍粮藉寇】【楛耕伤稼】【威动海内】【同声异俗】【节制之师】【节用裕民】【楛耘伤岁】【奋矜之容】【专心一志】【兼权尚计】【论德使能】【以疑决疑】【长虑顾后】【先事虑事】【圣君贤相】【是是非非】【厚禄高官】【狗彘不若】【弃义倍信】【流言流说】【逢衣浅带】【不失毫厘】【楛耘失岁】等。
以下是这些成语的详细列表。

荀子相关成语

兵不血刃

bīng bù xuè rèn

兵器上没有沾血。指未经激烈的流血战斗就取得了胜利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定语、状语,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。兵:兵器;刃:刀剑等的锋利部分。兵

详细解释

君射臣决

jūn shè chén jué

君主喜好射箭,臣下自然经常带着射箭用具。比喻上司的爱好,随从者自然极力效法。出自《荀子・君首》:君射则臣决。楚庄王好细腰,故朝有饿人。射:射箭;决:射箭用具,即扳指,用以钩弦。君主喜

详细解释

坐言起行

zuò yán qǐ xíng

坐能言,起能行。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,后比喻说了就做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人言行必须一致。坐能言,起能行。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,后比喻说

详细解释

多文强记

duō wén qiáng jì

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出自《荀子・解蔽》。闻:见闻。形容知识丰富,记忆力强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解蔽》:“博闻强志,不合王制,君子贱之。宋・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・天台韶国师法

详细解释

兰芷渐滫

lán zhǐ jiàn xiǔ

把兰、芷浸泡在泔水里。比喻受恶环境的影响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兰槐之根是为芷,其渐之滫,君子不近,庶人不服。其质非不美也。所渐者然也。兰、芷:香草;渐:浸渍;滫:臭泔水。把兰、芷浸泡

详细解释

穷阎漏屋

qióng yán lòu wū

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出自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穷阎:偏僻的里巷;漏屋:通“陋”,狭小的房屋。指僻陋狭小的住处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儒

详细解释

一倡三叹

yī chàng sān tàn

”谓一人歌唱,三人相和。后多用以形容音乐、诗文优美,富有余味,令人赞赏不己。倡,亦作“唱”。出自《荀子・礼论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,用于音乐或诗歌。《荀子

详细解释

口耳之学

kǒu ěr zhī xué

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有真正的学识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劝学》。一般作宾语,含贬义,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。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,而没

详细解释

民生国计

mín shēng guó jì

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指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。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如是则上下俱富,交无所藏之,是

详细解释

终始若一

zhōng shǐ ruò yī

自始至终都不改变。出自《荀子・礼论》。 又“然后皆有衣衾多少厚薄之数,皆有翣菨文章之等,以敬饰之,使生死终始若一。”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自始至

详细解释

子夏悬鹑

zǐ xià xuán chún

指子夏生活寒苦却不愿做官,衣服破烂打结,披在身上像挂着的鹑鸟尾一样。形容人衣衫褴褛,生活困顿却清高自持,安贫乐道。出自《荀子・大略》。鹑:鹑鸟尾秃有如补绽百结。指子夏生活

详细解释

欺世盗名

qī shì dào míng

欺骗世人;窃取名誉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欺:欺骗;世人:指当时的人。欺骗世人;窃取名誉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:

详细解释

刑措不用

xíng cuò bù yòng

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。形容政治清平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太平盛世。措:设置,设施。刑法放置起来而不用。形容政治清平。 复制出

详细解释

以一知万

yǐ yī zhī wàn

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出自《荀子・非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见微知著。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非相》:“以近知远,以一知万

详细解释

上下一心

shàng xià yī xīn

上上下下一条心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上上下下一条心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上下一心,三军同力,与之远举

详细解释

杨朱泣歧

yáng zhū qì qí

杨朱在十字路口哭泣。指对别人误入歧途而感伤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霸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杨朱:人名。杨朱在十字路口哭泣。指对别人误入歧途而感

详细解释

兼权熟计

jiān quán shú jì

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出自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不苟》:“见其可利也,则必前后虑其可

详细解释

赍粮藉寇

jī liáng jiè kòu

借给敌寇兵器,送给盗贼粮食。比喻做有利于敌人、坏人的事。出自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做蠢事。赍:资助;藉:同“借”;寇:贼寇。借给敌寇兵器,送给盗

详细解释

楛耕伤稼

kǔ gēng shāng jià

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用于劝诫人。楛:粗劣,粗恶;稼:庄稼。耕田不细致,庄稼受损害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

详细解释

威动海内

wēi dòng hǎi nèi

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出自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国。威:威力;动:震动;海内:四海之内,指天下。威力震动天下。形容威力很大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强国》:威动海内,强殆中

详细解释

同声异俗

tóng shēng yì sú

人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相同,长大后习惯各不相同。出自《荀子・劝学》:干、越、夷、貊之子,生而同声,长而异俗,教使之然也。人刚出生时啼哭的声音相同,长大后习惯各不相同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

详细解释

节制之师

jié zhì zhī shī

指军纪严整的军队。出自《荀子・议兵》:秦之锐士,不可以当桓文之节制;桓文之节制,不可以敌汤武之仁义。节制:有节度,讲法制;师:军队。指军纪严整的军队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议兵》:秦之锐

详细解释

节用裕民

jié yòng yù mín

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节约用度,使人民富裕。节约用度,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富国》:“足国之

详细解释

楛耘伤岁

kǔ yún shāng suì

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出自《荀子・天论》。楛:粗恶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。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天论》:“楛耕伤稼,耘耨失薉。汉・

详细解释

奋矜之容

fèn jīn zhī róng

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正名》。一般作宾语,用于人的神情。奋:振起,发扬;矜:自以为是;容:容貌,仪容。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

详细解释

专心一志

zhuān xīn yī zhì

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褒义。形容一心一意,集中精力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性恶》:“今使涂之人伏

详细解释

兼权尚计

jiān quán shàng jì

指全面衡量,深思熟虑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。一般作谓语,指多方面衡量,深入考虑。指全面衡量,深思熟虑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不苟》:“兼权之,孰计之,然后

详细解释

论德使能

lùn dé shǐ néng

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”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王霸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,用于选拔人才。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。论,通“抡

详细解释

以疑决疑

yǐ yí jué yí

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。出自《荀子・解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愚昧的人。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解蔽》:“彼愚者之定物,

详细解释

长虑顾后

cháng lǜ gù hòu

从长远考虑问题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。一般作谓语,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。虑:思考;顾:回头看。从长远考虑问题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:“彼固天下之大虑

详细解释

先事虑事

xiān shì lǜ shì

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处事。虑:思考,谋划。在做事之前就作好计划。 复制出处: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大略

详细解释

圣君贤相

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

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。有君臣相契意。相,辅弼之臣,后专指宰相。出自《荀子・富国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用于书面语。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。有

详细解释

是是非非

shì shì fēi fēi

把对的认为是对的,把错的认为是错的。比喻是非、好坏分得非常清楚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修身》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,比喻是非、好坏分得非常清楚。把对的认为

详细解释

厚禄高官

hòu lù gāo guān

泛指职位高,待遇优。出自《荀子・议兵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,泛指职位高,待遇优。禄:俸禄。泛指职位高,待遇优。 复制出处:《荀子・议兵》:“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,荣

详细解释

狗彘不若

gǒu zhì bù ruò

连猪狗都不如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。出自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含贬义。连猪狗都不如。比喻品行十分恶劣。彘:猪。 复制出处:荀况《荀子・荣辱》:“人也,

详细解释

弃义倍信

qì yì bèi xìn

背离信义。谓不讲道义,不守信用。倍,通“背”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强国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用于揭露、指责、谴责的场合。背离信义。谓不讲道义,不守信用。倍,

详细解释

流言流说

liú yán liú shuō

流流传,引申为没有根据的意见。没有根据的话。多指背后议论、诬蔑或挑拔的话。出自《荀子・致士》:凡流言、流说、流事、流谋、流誉、流愬,不官而衡至者,君子慎之。流流传,引申为没有根据的意

详细解释

逢衣浅带

féng yī qiǎn dài

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,借指儒者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儒者。逢衣:袖子宽大的衣服,古代读书人的衣服;浅带:宽博的衣带。宽袖大带是

详细解释

不失毫厘

bù shī háo lí

不差一毫一厘米。出自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儒效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,指十分精确。失:差。毫厘: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。不差一毫一厘米。 复制出处:先秦・荀况《荀子・儒

详细解释

楛耘失岁

kǔ yún shī suì

指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的收成。出自战国・赵・荀况《荀子・天论》。一般作宾语,指耕作不细致,会影响到的收成。楛:粗恶;耘:除草;岁:年谷成熟,收成。指耕作不细致,

详细解释